薄壳山核桃:营养坚果之王
薄壳山核桃,又称薄皮山核桃,是胡桃科山核桃属的一种落叶乔木,原产于美国和墨西哥,是世界上重要的干果树种之一。
薄壳山核桃介绍:
一、植物学特征
科属:胡桃科山核桃属。
生长形态:落叶乔木,高达50米(原产地)。
果实特点:坚果壳薄,易剥,出仁率高(50%~70%),种仁可食率高,味香甜可口,无涩味。
二、生长环境
气候:薄壳山核桃喜温暖湿润的气候,适宜的年均温度为15℃~20℃,无霜期80~200天以上。能耐最高温41.7℃,-15℃也不受冻害,但花期遇低温会影响开花授粉和花的发育。
土壤:以石灰岩发育的油黑土、黄泥土及沙岩、板岩、页岩上发育的黄泥土最好。土层厚度需1米以上,土壤肥沃,排水良好。红壤黏土、沙土不适宜其生长。
光照:幼年期要求阴凉环境,对光照不太苛求;成年树对光要求比较敏感,需要有充足的阳光,否则会严重影响产量。
三、营养价值与功效
营养成分:薄壳山核桃果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(7.8%~9.6%)、氨基酸(高达25%,其中7种为人体必需氨基酸)、22种矿物元素(如钙、镁、锌、磷、铁等),以及丰富的维生素(如VE、VA等)和多种微量元素(如锌、锰、铜等)。
保健功效:长期食用薄壳山核桃具有润肺强肾、降低血脂、预防心脏病等功效,并对癌症具有一定的预防效果。其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,特别是油酸、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占88%~96%,易于消化,可以预防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。
四、栽培技术
苗木选择:选择省级以上审定(认定)的优良品种,2+1年生容器嫁接大苗,成活率高,没有缓苗期,生长快,结果早。
栽植管理:一般在栽植前两个月进行整地,深翻80cm以上,并留好排水沟。栽植时,容器苗要去除容器袋,根系不能直接与基肥接触,土壤与肥料间隔20~30cm。每年秋冬季10~12月施足基肥(以有机肥为主),果实膨大期追施氮磷钾复合肥,并多次叶面喷施锌肥。
病虫害防治:薄壳山核桃常见的病害有黑斑病等,害虫主要有天牛、桃蛀螟、金龟子和蚜虫等。需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采取化学防治、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综合措施进行防治。
五、产地分布
原产地:北美东部。
引入地:中国江苏、上海、浙江、福建、重庆、安徽、江西等地均有栽培。特别是江苏在数十年前已引入栽培于淮安、南京、泰州、江阴等地。
综上所述,薄壳山核桃是一种具有丰富营养价值和多种保健功效的干果树种,其栽培技术相对成熟且广泛适应于多种环境条件下生长。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和对高品质干果需求的增加,薄壳山核桃的种植和加工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。